同李著作纵题尘外上人院

· 皎然
百缘唯有什公瓶,万法但看一字经。 从遣鸟喧心不动,任教香醉境常冥。 莲花天昼浮云卷,贝叶宫春好月停。 禅伴欲邀何著作,空音宜向夜中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什公瓶:指佛教中的净瓶,象征清净无染。
  • 万法:指世间万物及其变化规律。
  • 一字经:指佛教经典,强调佛法精深,一字一句皆含深意。
  • 鸟喧:指鸟儿的叫声,比喻外界的喧嚣。
  • 香醉:指香气的醉人,比喻美好的感官体验。
  • :指深沉的静思状态。
  • 莲花天:指佛教中的净土,莲花象征纯洁和超脱。
  • 贝叶宫:指佛教寺庙,贝叶是古代用来书写佛经的材料。
  • 禅伴:指一同修禅的伙伴。
  • 何著作:指何姓的著作,这里指的是一同修禅的何姓朋友。
  • 空音:指禅修时的心声或寺庙中的钟声,象征着空灵和超脱。

翻译

世间百般缘法,唯有清净的什公瓶最为珍贵;万物的法则,只需参悟佛经中的一字一句。任凭鸟儿喧闹,我心不动如山;任由香气醉人,我境常在深沉的静思之中。白昼,莲花盛开的净土上,浮云轻轻卷起;春天,贝叶宫中,美好的月光静静停留。想要邀请一同修禅的何姓朋友,共享那空灵的音声,在夜深人静时聆听,最为适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皎然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体验。诗中,“什公瓶”和“一字经”象征着佛教的清净与智慧,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尊崇。通过“鸟喧心不动”和“香醉境常冥”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莲花天和贝叶宫的景象,进一步以自然之美来体现禅意。最后,诗人希望与禅伴共享空音,体现了对禅修共同体验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