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叹

· 元稹
孤剑锋刃涩,犹能神彩生。 有时雷雨过,暗吼阗阗声。 主人閟灵宝,畏作升天行。 淬砺当阳铁,刻为干镆名。 远求鸊鹈瑩,同用玉匣盛。 颜色纵相类,利钝颇相倾。 雄为光电烻,雌但深泓澄。 龙怒有奇变,青蛇终不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è):不光滑,这里指剑锋不锋利。
  • 阗阗声 (tián tián shēng):形容声音大而连续。
  • (bì):关闭,隐藏。
  • 淬砺 (cuì lì):指金属或刀剑经过淬火和磨砺,使其更加坚硬和锋利。
  • 干镆 (gān mò):古代名剑。
  • 鸊鹈瑩 (pì tí yíng):指一种珍贵的宝石,这里比喻剑的珍贵。
  • 相类 (xiāng lèi):相似。
  • 相倾 (xiāng qīng):相互比较,这里指剑的利钝对比。
  • 光电烻 (guāng diàn yàn):形容剑光闪烁,如电光般耀眼。
  • 深泓澄 (shēn hóng chéng):形容水深而清澈,这里比喻剑的平静和深邃。
  • 青蛇 (qīng shé):比喻剑。

翻译

虽然孤剑的锋刃已经不那么锋利,但它依然能展现出神奇的光彩。有时候雷雨过后,它会发出阵阵低沉的吼声。主人珍藏着这把宝剑,害怕它一旦出鞘就会飞升天际。剑身经过阳铁的淬炼和磨砺,被刻上了干镆的名号。它被远道而来的珍贵宝石装饰,用玉匣盛放。虽然它的颜色与其他剑相似,但在锋利程度上却有明显的对比。它雄壮如电光般耀眼,雌性则如深潭般平静清澈。当龙怒而发生奇变时,这把青蛇般的剑始终不会受到惊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把古老宝剑的描绘,展现了其非凡的气质和历史价值。诗中,“孤剑锋刃涩”一句,既表达了剑的老旧,又暗示了其内在的坚韧和生命力。后文通过雷雨、吼声等自然景象,以及剑的淬砺、装饰等细节,进一步强化了剑的神秘和力量。最后,通过“光电烻”与“深泓澄”的对比,以及“青蛇终不惊”的描述,传达了剑的坚韧不拔和超凡脱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古代宝剑的赞美和对武士精神的颂扬。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