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春十首

· 元稹
暄寒深浅春,红白前后花。 颜色讵相让,生成良有涯。 梅芳勿自早,菊秀勿自赊。 各将一时意,终年无再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暄寒(xuān hán):指气温的冷暖变化。
  • 深浅:这里指春天的深浅程度,即春天的不同阶段。
  • 红白:指花的颜色,红色和白色。
  • 前后花:指不同时间开放的花。
  • 颜色讵相让:颜色岂能相互让步,意指各种花色都有其独特之处,不会因为其他花的存在而逊色。
  • 生成良有涯:生长和开放都有其自然的界限和期限。
  • 梅芳勿自早:梅花不要因为自己早开而自满。
  • 菊秀勿自赊:菊花不要因为自己晚开而自负。
  • 各将一时意:各自按照自己的时节开放。
  • 终年无再华:一年之中不会再有同样的盛开。

翻译

春天的冷暖变化,深浅不一,红色的花和白色的花在不同时间绽放。它们的颜色各有千秋,生长和开放都有其自然的界限。梅花不应因为自己早开而自满,菊花也不应因为自己晚开而自负。它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时节开放,一年之中不会再有同样的盛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不同花卉的描写,表达了自然界万物各有其时、各有其美的哲理。诗中“梅芳勿自早,菊秀勿自赊”一句,既是对梅、菊的赞美,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诗人通过对比梅花和菊花的开放时间,强调了每种花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美丽,不应相互比较或自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