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变行路难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前趋引旗节,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向晚:傍晚。
  • 横吹:古代的一种乐器,即笛子。
  • 马嘶:马的嘶鸣声。
  • 前趋:向前行进。
  • 旗节:军旗和符节,代表军队的标志。
  • 阵云:战云,比喻战争的气氛。
  • :环绕一周。
  • 单于:古代匈奴的君主。
  • 阴山:山脉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 砂砾:小石子和沙粒。
  • 飒飒:风声。
  • 封侯:古代对有功将领的封赏,授予爵位。
  • 闺閤:指女子的内室,这里指家中的妻子。

翻译

傍晚时分,笛声悲凉,风中传来马的嘶鸣。 士兵们向前行进,军旗和符节在风中飘扬,千里之外战云密布。 匈奴的君主下令穿越阴山,沙石在风中呼啸。 为了封侯的荣耀,只需一战,哪里还会想念家中的妻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傍晚时分边塞的紧张气氛和士兵的决心。通过“横吹悲”、“马嘶合”等声音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诗中“前趋引旗节,千里阵云匝”展现了士兵们勇往直前的气势和战争的广阔背景。最后两句“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閤”表达了士兵们为了荣誉和功名,不惜牺牲个人情感的决心,体现了唐代边塞诗的典型主题。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