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江淮名胜图
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
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
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
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
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
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
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
沙门既云灭,独往岂殊调。
感对怀拂衣,胡宁事渔钓。
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
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刻意:用心地、努力地。
- 隐沦:隐居。
- 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这里泛指高僧。
- 再诣:再次前往。
- 临海峤:临海的山峰,这里指临海的地方。
- 高其风:推崇他的风范。
- 披图:打开图画。
- 遗照:留下的影像,这里指图画中的景象。
- 援毫:挥毫,指作画。
- 逃境:逃避尘世的境界。
- 淡扫:轻轻描绘。
- 荆门烟:荆门山上的云烟。
- 明标:清晰地标示。
- 赤城烧:赤城山的红霞,如同燃烧。
- 青葱:形容树木青翠。
- 隐见:隐约可见。
- 淮海徼:淮海地区的边界。
- 香炉顶:香炉峰的山顶。
- 白猿啸:白猿的叫声。
- 沙门:僧人。
- 独往:独自前往。
- 殊调:不同的调子,这里指不同的生活方式。
- 感对:感慨相对。
- 拂衣:拂去衣上的尘埃,表示超脱尘世。
- 胡宁:何以,为什么。
- 事渔钓:从事渔钓生活。
- 安期: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遗舄:留下的鞋,这里指仙人的遗迹。
- 千古:永久。
- 谢荣耀:谢绝世间的荣华富贵。
- 投迹:投身。
- 庶可齐:或许可以达到。
- 沧浪:水名,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孤棹:孤舟。
翻译
我用心吟咏云山之美,更深知隐居的妙处。 那位高僧为何人,再次前往临海的山峰。 我推崇他的风范,通过图画得以见到他留下的影像。 挥毫作画,没有逃避尘世的境界,于是展开千里眺望。 轻轻描绘荆门山的云烟,清晰地标示赤城山的红霞。 青翠的林间山岭,隐约可见淮海地区的边界。 只指向香炉峰的山顶,不再听闻白猿的叫声。 僧人已经离去,独自前往难道不是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吗? 感慨相对,拂去衣上的尘埃,为何要从事渔钓生活。 安期生留下的鞋,永久谢绝世间的荣华富贵。 投身或许可以达到,沧浪水边有孤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云山图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僧风范的推崇。诗中“刻意吟云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而“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则体现了对高僧的敬仰。后文通过“披图得遗照”等句,将图画中的景象与现实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