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曲二首

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仗引笙歌大宛马,白莲花发照池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贵人:指宫中的妃嫔或贵族妇女。
  • 妆梳:化妆和梳理头发。
  • 仗引:仪仗引导。
  • 笙歌:音乐和歌唱。
  • 大宛马:古代西域大宛国出产的名马。
  • 白莲花:一种白色的莲花,常用来象征纯洁和高雅。

翻译

宫中的贵妇们在殿前梳妆打扮,催促着准备, 香气随着她们的到来飘入殿后。 仪仗引导着音乐和歌唱,伴随着大宛国的名马, 白莲花在池台边盛开,映照着四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宫廷中一场盛大的场景。诗中,“贵人妆梳殿前催”一句,既展现了宫中贵妇们的忙碌与美丽,又暗示了即将到来的盛事。接着,“香风吹入殿后来”增添了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仗引笙歌和大宛马的描写,以及白莲花的发照,进一步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展现了宫廷的繁华与和谐。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绘,传达出一种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秩序感。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