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灞池二首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 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腰镰:腰间挂着的镰刀。
  • :割。
  • 秋韭:秋天的韭菜。
  • 悲歌:悲伤的歌曲。
  • 樵叟:砍柴的老翁。

翻译

腰间挂着镰刀,要去哪里呢?我要去东园割秋天的韭菜。 世间的事情不再去讨论,只和砍柴的老翁一起唱悲伤的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腰镰、秋韭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世事不复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纷繁世事的超然态度,而与樵叟共唱悲歌,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王昌龄诗歌的清新自然和深情内敛。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