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蹄踪未乾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
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和歌辞:古代乐府诗的一种,多用于歌唱。
- 饮马长城窟行:乐府古题,内容多描写边塞生活。
- 长城窟:长城边的泉水或水坑。
- 马骨:指战马的遗骨,象征战争的残酷。
- 无井泉:没有井水和泉水,形容环境艰苦。
- 秦家筑城卒:指秦朝时期修建长城的士兵。
- 征人:指出征的士兵。
- 望乡堆:指士兵们因思念家乡而聚集的地方。
- 蹄踪:马蹄印。
- 未乾:未干。
- 续后马:后续的马匹。
- 泥污尽:泥泞覆盖了地面。
- 枕弓睡著:枕着弓箭睡觉,形容士兵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
- 待水生:等待水流出现,可能是指等待泉水或河流的解冻。
- 阴山:山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古代常作为边塞的象征。
- 装马头:给马匹装上马头甲,即马的头部护甲。
- 健儿:指勇敢的士兵。
- 封侯:古代对有功之臣的封赏,这里指战死士兵无人得到封赏。
翻译
长城边的泉水坑,泉水坑旁堆积着许多战马的遗骨。自古以来这里就没有井水和泉水,全靠秦朝时期修建长城的士兵开凿。出征的士兵在这里饮马,心中充满忧愁,不愿返回,长城变成了他们望向家乡的聚集地。马蹄印还未干,人已经离去,紧接着后来的马匹将地面踏得泥泞不堪。士兵们枕着弓箭睡觉,等待泉水或河流解冻,却看不见前方的阴山。马蹄从泥泞中拔出,装上马头甲,勇敢的士兵战死沙场,却无人得到封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长城边士兵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通过“长城窟边多马骨”和“征人饮马愁不回”等句,深刻反映了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诗中“枕弓睡著待水生”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士兵们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而“健儿战死谁封侯”则揭示了战争的无情和士兵们的牺牲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边塞士兵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