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节行

· 陈琏
金石有销毁,孝节宁容亏。妾为何家女,二亲蚤背违。 一从归李门,抚育恩最慈。老姑偶罹疾,药石弗能治。 饮泣吁彼苍,刲股炼为糜。糜进疾幸瘳,窃庆获所依。 爰念合卺日,年纪甫及笄。上堂奉翁姑,入室哺婴儿。 春秋洁蘋藻,旦暮治枲丝。女红分所专,中馈乃其宜。 无何失所天,凄恻空泪垂。寒风吹短发,茕茕守空帷。 矢心若皎日,匪石可转移。官府备咨访,上达九重知。 有诏下旌表,束帛加赐遗。恩宠匪徒锡,无乃重民彝。 乡邦耆彦嘉孝节,纪述应有琼琚辞。乌头双表虽已摧,至今令誉恒昭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蚤背违:早逝。蚤,通“早”。
  • 刲股:割下自己的肉。刲,音[kuī],割。
  • :粥。
  • :音[chōu],病愈。
  • :音[jǐn],古代婚礼上用来盛酒的器具。
  • 甫及笄:刚刚成年。笄,音[jī],古代女子成年之礼。
  • 蘋藻:蘋,音[pín],藻类植物。这里指祭祀用的植物。
  • 枲丝:枲,音[xǐ],麻的一种。
  • 女红:女工,指女子做的针线活。
  • 中馈:家中饮食之事。
  • 失所天:失去丈夫。
  • 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
  • 矢心:发誓。
  • 匪石:不是石头,比喻坚定不移。
  • 耆彦:年高有德的人。
  • 琼琚:美玉,比喻美好的言辞。
  • 乌头双表:古代用来表彰的标志。

翻译

金石虽会销毁,孝节岂能缺失。妾身是何家女,双亲早逝。自从嫁入李家,受到的抚育恩情最为慈爱。老姑偶尔患病,药物无法治愈。含泪祈求上天,割下自己的肉熬成粥。粥送入病人口中,疾病幸得痊愈,暗自庆幸有所依靠。回想结婚之日,年纪刚满成年。上堂侍奉公婆,入室哺育婴儿。春秋时节洁净地准备祭祀用的蘋藻,早晚处理麻丝。女工是我分内之事,家中饮食也是我的职责。不久失去丈夫,悲痛中空自流泪。寒风吹动短发,孤独地守着空房。发誓心如皎洁的日光,坚定不移。官府备咨询访,上达天听。有诏令下来表彰,赐予束帛。恩宠不仅赐予,更是重视民间的道德。乡里的长者和有德之士赞扬孝节,记载应有美好的言辞。虽然表彰的标志已毁,至今美名依然显赫。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女子的孝节和坚贞。诗中通过描述她自幼失去双亲,嫁入李家后对家人的照顾,以及在丈夫去世后的坚守,展现了她的美德和坚强。诗中“刲股炼为糜”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她为了救治老姑而不惜牺牲自己的肉体的孝行。最后,通过官府的表彰和乡邦耆彦的赞扬,强调了她的行为在社会上的影响和价值。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对传统美德的颂扬。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