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诸友会饮白沙得雁字
黄菊有佳辰,良朋乐呼唤。
争持渊明杯,来接子桑饭。
落叶迎马鞭,斜晖转沙岸。
雨声静秋竹,池影入江雁。
酒酣独高歌,呼儿续我断。
诸君极留恋,十觞亦不算。
虽无孟嘉量,且免落帽乱。
百年能几何,去者已强半。
来会安可期,细把茱萸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渊明杯:指陶渊明的酒杯,这里借指饮酒。
- 子桑饭:指简单的饭食,源自《庄子·外物》中的子桑户。
- 斜晖:斜阳的光辉。
- 雨声静秋竹:形容秋雨落在竹叶上的声音,显得格外宁静。
- 池影入江雁:池塘的倒影映入了江中的雁群。
- 孟嘉量:指孟嘉的酒量,孟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以酒量著称。
- 落帽乱:指酒后失态,帽子脱落。
-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以避邪气。
翻译
在黄菊盛开的佳日,好友们欢聚一堂,互相呼唤着。大家争相举起酒杯,享受这简单而美好的饭食。落叶随着马鞭飘舞,斜阳的光辉照亮了沙岸。秋雨轻轻落在竹叶上,显得格外宁静;池塘的倒影映入了江中的雁群。酒至酣畅时,我独自高歌,呼唤孩子们继续我的歌声。朋友们极力挽留,即使喝了十杯也不觉得多。虽然没有孟嘉那样的酒量,但至少避免了酒后失态。人生能有几个春秋,逝去的时光已过半。未来的相会难以预料,我细细地端详着手中的茱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与友人欢聚的场景,通过黄菊、落叶、斜晖等自然元素,营造出秋日的宁静与美好。诗中“争持渊明杯,来接子桑饭”展现了友人间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交流。酒后高歌、友人留恋,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尾处对茱萸的细看,透露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不确定的忧虑,增添了诗意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