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胭脂:一种用于化妆的红色颜料。
- 红玉:比喻女子红润的面色。
- 远山:比喻女子的眉毛。
- 娇娥:美丽的女子。
- 颦(pín):皱眉。
- 梁尘:梁上的尘埃,比喻歌声高亢,震动梁上尘埃。
- 玳瑁筵:用玳瑁装饰的宴席,指豪华的宴会。
- 管弦:指乐器。
- 子夜:半夜。
- 绛蜡:红色的蜡烛。
- 馆娃宫:指宫廷中的女子。
翻译
胭脂微微湿润,如同红玉般春色满面,远处的山眉不曾梳理,娇美的女子皱着眉头。歌声悠扬,回荡在梁上,尘埃似乎都被震动,豪华的宴席上,月光洒下,新添了一抹亮色,管弦乐器相互和鸣,哀思均匀地融入其中。
深夜里,更漏的声音急促,红色的蜡烛摇曳着光芒,照亮了银色的屋子,宫中的女子们还未听够这美妙的音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深夜宫廷宴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勾画出女子的妆容和情感,以及宴会的热闹与哀愁。诗中“胭脂半湿红玉春”和“远山不扫娇娥颦”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忧愁。而“歌声飘飘绕梁尘”则展现了歌声的悠扬与宴会的热烈。最后,“子夜沉沉更漏促”和“绛蜡摇光照银屋”则营造出一种深夜的静谧与宫廷的华丽,表达了宫中女子对音乐的无限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明代诗人陈琏的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