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苏州府学尊经阁
六经寓圣言,焕如日星光。
人文幸斯睹,万古明纲常。
虽云厄秦火,犹赖汉表章。
诸儒擅颛门,训诂加审详。
虽贻穿凿讥,圣道藉以彰。
阅历数百年,六朝至李唐。
昌黎崛然起,著述自激昂。
后来五星聚,奎宿生寒芒。
伟哉舂陵翁,道学起炎方。
伊洛绍正传,关闽复阐扬。
紫阳朱夫子,敷贲集群芳。
矧今圣明世,治术轶羲黄。
文风被九有,弦诵日洋洋。
惟苏实名郡,昔为魏公乡。
黉宫有杰阁,经籍旧所藏。
牙签悬万轴,蠹鱼落芸香。
予时幸观睹,如临上帝傍。
尊闻行所知,黾勉思自强。
圣谟信昭著,终身矢弗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六部儒家经典。
- 纲常:指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
- 厄秦火: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
- 汉表章:指汉代对儒家经典的整理和注释。
- 擅颛门:指专精某一领域。
- 穿凿:指解释过分牵强,不自然。
- 昌黎:指韩愈,唐代文学家,字退之,号昌黎。
- 奎宿: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文运。
- 舂陵翁:指周敦颐,宋代理学家,号舂陵。
- 伊洛:指程颢、程颐,宋代理学家,因长期在伊水、洛水之间讲学而得名。
- 关闽:指关学和闽学,分别代表张载和朱熹的学派。
- 紫阳:指朱熹,宋代理学家,号紫阳。
- 敷贲:指广泛传播。
- 九有:指九州,泛指全中国。
- 弦诵:指弦歌和诵读,泛指读书声。
- 黉宫:指学校。
- 牙签:指书签。
- 蠹鱼:指书虫。
- 芸香:一种植物,古人用其叶夹在书中以防虫蛀。
- 黾勉:指勤奋努力。
翻译
六经蕴含着圣人的言论,如同日星般闪耀。人文因此得以目睹,万古长明的纲常。虽然经历了秦火的厄运,但幸赖汉代的整理和注释。诸儒专精于各自的领域,对训诂进行了详细的审查。虽然留下了穿凿的讥讽,但圣道因此得以彰显。经历了数百年,从六朝到李唐。韩愈突然崛起,著述激昂。后来五星聚集,奎宿闪烁着寒光。伟大的周敦颐,道学在南方兴起。程颢、程颐继承了正统,张载和朱熹又加以阐扬。朱熹这位紫阳先生,广泛传播了群芳。何况在圣明的时代,治术超越了羲黄。文风遍布九州,读书声日盛。苏州是一个名郡,曾是魏公的故乡。学校中有杰出的阁楼,曾藏有经籍。书签悬挂着万卷,书虫落在芸香上。我有幸目睹这一切,如同站在上帝的身旁。尊崇所闻,努力实践所知,勤奋自强。圣谟确实昭著,终身不忘。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儒家经典的不朽价值和历代学者对经典的传承与发扬。诗中,陈琏通过对六经的崇高评价,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深厚敬仰。他回顾了从秦火到汉代,再到唐宋的学术发展,特别赞扬了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和朱熹等人的贡献。诗的最后,陈琏表达了自己对这些经典的敬重和学习的决心,体现了儒家学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道的坚守。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学术传承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