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妙高台

· 陈琏
维舟金山下,飞步妙高台。 倚阑纵遐瞩,豁然怀抱开。 谁云隔一水,我喜绝纤埃。 淮南见咫尺,烟树翠成堆。 江山宛犹昨,昔人安在哉。 缅怀坡仙辈,赋咏骋雄才。 俯仰几百年,石刻荒苍苔。 不须雍门琴,对景令人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维舟:系船。
  • 飞步:快步。
  • 纵遐瞩:放眼远望。
  • 豁然:形容心情开朗。
  • 纤埃:微尘。
  • 淮南:地名,指淮河以南地区。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缅怀:深情地怀念。
  • 坡仙:指苏轼,因其号东坡居士,后人尊称为坡仙。
  • 骋雄才:施展宏伟的才华。
  • 俯仰:形容时间短暂。
  • 雍门琴:古代名琴,此处指弹琴。

翻译

我系船在金山下,快步登上妙高台。 倚着栏杆放眼远望,心情豁然开朗。 虽说只隔一水之遥,我却欣喜这里无尘。 淮南的景象近在咫尺,烟雾中的树木翠绿成堆。 江山依旧如昨,昔日的伟人今何在? 深情地怀念苏轼等人,他们的赋咏展现了宏伟的才华。 转眼几百年过去,石刻上已长满荒凉的苍苔。 无需弹奏雍门琴,面对此景已令人感到哀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金山妙高台上的所见所感。通过远望江山、怀念先贤,表达了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哀思。诗中“江山宛犹昨,昔人安在哉”一句,既展现了江山依旧的壮美,又暗含了对过往伟人的追忆与感慨。结尾的“不须雍门琴,对景令人哀”则巧妙地以景结情,将内心的哀愁与眼前的景象融为一体,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