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墓

· 陈琏
薛城城南秋草绿,飒飒悲风撼林木。 荒凉古冢临道隅,踯躅哀歌起樵牧。 忆昔田文当国时,好贤下士思有为。 西行几乎遭虎口,赖有狐裘献幸姬。 东归不复图忠义,一旦忘齐遽归魏。 可怜身死骨未寒,诸子纷争覆宗祀。 当时门下客三千,锦衣珠履犹神仙。 鸡鸣狗盗众誇诩,争似冯生魏子贤。 凄凉旧事逾千载,冢内珍藏竟何在。 我来吊古谩登临,追悼英风发长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孟尝君:战国时期齐国贵族,以养士闻名。
  • 薛城:古地名,孟尝君的封地。
  • 飒飒:形容风声。
  • 踯躅:徘徊不前。
  • 田文:孟尝君的名字。
  • 好贤下士:喜欢贤能的人,谦卑地对待士人。
  • 狐裘:狐狸皮制成的衣服,这里指孟尝君用以贿赂秦国幸姬的礼物。
  • 幸姬:宠爱的姬妾。
  • 鸡鸣狗盗:指孟尝君门下的食客,能做些小偷小摸的事情。
  • 冯生魏子:指孟尝君门下的贤士冯驩和魏无忌。

翻译

薛城城南秋草绿,悲风飒飒摇动林木。 荒凉的古墓靠近路旁,樵夫和牧童在此徘徊哀歌。 回忆起田文当政时,他喜欢贤能的人,谦卑地对待士人,思有所为。 西行几乎遭遇虎口之险,幸亏有狐裘献给秦国的宠姬。 东归后不再图谋忠义,一旦忘却齐国便归魏。 可怜他死后尸骨未寒,诸子纷争导致宗族覆灭。 当时门下食客三千,锦衣珠履如同神仙。 鸡鸣狗盗之徒被夸耀,怎比得上冯驩和魏无忌的贤能。 凄凉的往事已过千载,墓中的珍藏究竟何在。 我来此吊古,漫步登临,追思英风,发出长长的感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孟尝君墓的描绘,回忆了孟尝君生前的辉煌与死后的凄凉,表达了对孟尝君的怀念以及对其命运的感慨。诗中,“飒飒悲风”、“荒凉古冢”等意象烘托出一种哀愁的氛围,而“好贤下士”、“鸡鸣狗盗”等词语则对比了孟尝君门下食客的不同才能和品行。最后,诗人通过对孟尝君墓的吊古,抒发了自己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