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虎丘原石介长老住灵隐

· 陈琏
西湖灵隐称名刹,记我当年事胜游。 灵鹫岭边山独秀,冷泉亭下水长流。 祇园鹤唳禅林晓,石洞猿啼玉树秋。 闻道老师行驻锡,前人遗址待兴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鹫岭:位于杭州西湖附近的一座山,因形似灵鹫而得名。
  • 冷泉亭:位于杭州西湖边的一个亭子,以亭下的冷泉而著名。
  • 祇园:指佛教寺院,这里特指灵隐寺。
  • 鹤唳:鹤的叫声,常用来形容寺院清晨的宁静。
  • 禅林:指寺院,特别是禅宗寺院。
  • 石洞:山洞,这里可能指灵隐寺附近的一个景点。
  • 猿啼:猿猴的叫声,常用来形容山林的幽静。
  • 玉树:指美丽的树木,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 驻锡:指僧人暂时停留或定居在某寺院。
  • 遗址: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或地点。

翻译

西湖边的灵隐寺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我记得当年曾在这里游览。灵鹫岭的山峰独特秀丽,冷泉亭下的水流不息。清晨,寺院中传来鹤的叫声,禅林中显得格外宁静;秋天,石洞旁的猿猴啼叫,玉树的叶子随风摇曳。听说老师将要在此停留,前人留下的遗址正等待着修复和振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西湖灵隐寺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通过“灵鹫岭”、“冷泉亭”等具体景点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圣地的美好回忆。诗中“鹤唳禅林晓”和“猿啼玉树秋”两句,巧妙地运用动物的声音来衬托寺院的宁静和秋天的幽美。结尾提到“前人遗址待兴修”,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灵隐寺及其自然环境的深厚情感。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