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武本纪

· 陈琏
汉武英明主,善操威福权。 思复七世雠,锐志开北边。 骏马来西极,武功耀三边。 中年惑方士,入海求神仙。 金丹既罔效,何物堪延年。 晚岁发深省,用心师圣贤。 六经赖表章,道如日当天。 我读轮台诏,不愧秦誓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世雠(chóu):指七代人的仇恨。
  • 北边:指北方的边境。
  • 西极:指极西之地。
  • 三边:古代指北、西、南三面的边境。
  • 方士:古代指从事占卜、炼丹等迷信活动的人。
  • 金丹:古代道士炼制的据说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丹药。
  • 罔效:无效。
  • 深省:深刻反省。
  • 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六部儒家经典。
  • 表章:显扬,彰显。
  • 轮台诏:汉武帝晚年发布的诏书,内容涉及国家大政方针。
  • 秦誓篇:《尚书》中的一篇,记述了秦穆公的誓言。

翻译

汉武帝是英明的君主,善于掌握威福之权。 他立志要报复七代人的仇恨,决心开拓北方的边境。 骏马来自极西之地,武功显赫于三边。 中年时被方士迷惑,入海寻求神仙。 炼制的金丹无效,不知何物能延年益寿。 晚年深感反省,以圣贤为师。 六经因此得以彰显,道义如同日光普照。 我读到轮台的诏书,深感其不愧于《秦誓篇》。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汉武帝的英明与功绩,同时也指出了他晚年的转变与反省。诗中,“七世雠”、“北边”、“西极”等词语描绘了汉武帝的雄心壮志和武功显赫,而“方士”、“金丹”则反映了其晚年的迷茫与追求。最后,通过“六经”、“轮台诏”等词语,表达了汉武帝晚年的深刻反省和对儒家经典的重视,展现了其作为君主的全面形象。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