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太仆寺滁州卫诸公

· 陈琏
作郡频惊岁序更,观风又赴锦官城。 诸公重有攀留意,今我空怀惜别情。 何武宦成曾见念,醉翁去后谩留名。 行持宪节西川去,万里相思对月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频惊:频繁地感到惊讶。
  • 岁序:岁月的顺序,指时间的流逝。
  • 观风:观察民风,了解民情。
  • 锦官城:指成都,古时成都以织锦闻名,设有锦官,故称。
  • 攀留:挽留,留恋。
  • 何武:人名,具体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宦成:官职成就,指在官场上的成功。
  • 醉翁:指欧阳修,他曾任滁州知州,并著有《醉翁亭记》。
  • 谩留名:徒然留下名声。
  • 宪节:古代官员出使时所持的符节,这里指作者即将出使的身份。
  • 西川:指四川西部,这里泛指四川。

翻译

在郡中频繁地感到岁月更迭,如今又要去成都观察民风。 诸位再次有挽留之意,而我心中空怀惜别之情。 何武在官场上的成功曾被提及,醉翁(欧阳修)离去后徒留名声。 我将持宪节前往西川,万里之外,对着明月,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离别滁州时的深情。诗中,“频惊岁序更”一句,既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也透露出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后文通过对“攀留”与“惜别”的对比,以及对历史人物何武和醉翁的提及,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留恋和对往事的回忆。结尾的“行持宪节西川去,万里相思对月明”则展现了作者即将远行,面对明月,思念故人的情感,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