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陪祭

· 陈琏
此日逢冬至,淩晨谒孝陵。 钟山腾瑞霭,辇路列纱灯。 宝殿香烟盛,璇霄夜气澄。 仰怀先帝德,歌颂愧无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
  • 淩晨:即凌晨,指天快亮的时候。
  • :拜见,这里特指拜谒陵墓。
  • 瑞霭:吉祥的云气。
  • 辇路:古代帝王车驾所经的道路。
  • 纱灯:用纱制成的灯笼,常用于宫廷或重要场合的照明。
  • 宝殿:指帝王的宫殿或陵墓中的主要殿堂。
  • 香烟:指祭拜时燃烧的香火。
  • 璇霄:指天空,璇指美玉,霄指天空,合起来形容天空清澈如玉。
  • 夜气:夜晚的空气或气氛。
  • 先帝:已故的皇帝。
  • 仰怀:怀着敬仰的心情思念。
  • 歌颂:用诗歌赞美。

翻译

在这一天,冬至来临,我在凌晨时分拜谒孝陵。 钟山之上,吉祥的云气升腾,帝王车驾所经的道路上,排列着纱制的灯笼。 宝殿中,祭拜的香火旺盛,夜晚的天空清澈如玉。 我怀着敬仰的心情思念先帝的德行,却愧疚自己无法用诗歌来赞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至日清晨拜谒孝陵的场景,通过对钟山瑞霭、辇路纱灯、宝殿香烟和璇霄夜气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诗人在表达对先帝的敬仰和怀念之情的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无法用诗歌来歌颂先帝德行的愧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先帝的忠诚与敬意。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