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杂诗十二首

· 陈琏
汉武志求仙,通天置祠具。 修茎立仙掌,云表承清露。 屑琼供晨餐,拟期寿年固。 胡为竟无成,垂老方悔悟。 颓龄竟莫驻,灵迹亦非故。 何如葆冲和,百岁或可度。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修茎:高耸的柱子。
  • 云表:云外,指极高的地方。
  • 屑琼:碎玉,比喻珍贵的食物。
  • 葆冲和: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 颓龄:衰老的年纪。
  • 灵迹:神奇的事迹或效果。

翻译

汉武帝志在求仙,于通天之地设置祭祀用具。 高耸的柱子如同仙人的手掌,立于云端承接清露。 将碎玉般的珍馐作为早餐,期望能延长寿命。 为何最终未能成功,直到老年才悔悟。 衰老的年纪终究无法停留,神奇的效果也已不再。 不如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和谐,或许能度过百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汉武帝求仙的故事,讽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虚妄。诗中,“修茎立仙掌,云表承清露”形象地描绘了求仙的场景,而“胡为竟无成,垂老方悔悟”则直指其结果的荒谬。最后,诗人提出“何如葆冲和,百岁或可度”,强调了保持内心平和的重要性,暗示这才是真正的长寿之道。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