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台怀古姑苏台
吴王行乐登高台,凤绡翠幕重重开。
更深歌舞宴西子,飘飘丝竹云边来。
渡溪铁骑纷如簇,台上犹歌乌夜曲。
曲声未断越兵来,一旦欢娱梦蕉鹿。
蛾眉零落归何处,声色迷人孰能悟。
千年遗址百花洲,犹说吴王旧行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绡(fèng xiāo):指华美的丝绸。
- 丝竹:指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泛指音乐。
- 铁骑(tiě jì):指装备精良的骑兵。
- 乌夜曲:一种悲伤的曲调。
- 梦蕉鹿:出自《庄子·齐物论》,比喻虚幻无常的事物。
- 蛾眉:古代对美女眉毛的美称,这里代指美女。
- 声色:指音乐和美女,泛指享乐。
翻译
吴王寻欢作乐,登上了高台,华美的丝绸帷幕层层展开。 夜深人静时,歌舞宴请西子,悠扬的丝竹之声从云边传来。 渡溪的铁骑密集如簇,而台上依然唱着悲伤的乌夜曲。 曲声未停,越国的军队已经到来,一时的欢娱如同梦幻般虚幻。 美丽的女子零落何处,声色之乐迷惑人心,谁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千年的遗址在百花洲,人们仍说起吴王昔日的行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吴王在姑苏台的奢华生活和最终的衰败。通过对比吴王夜宴的繁华与越兵突袭的凄凉,诗人深刻地表达了声色之乐的虚幻和历史的无常。诗中“梦蕉鹿”一词巧妙地比喻了吴王欢娱的短暂和虚幻,而“蛾眉零落”则象征了美人的命运和声色的空洞。结尾处的“千年遗址”和“旧行路”则唤起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