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

· 陈琏
北京古名都,士习素豪雄。 伊昔有荆卿,畅饮燕市中。 悲歌和渐离,逸气犹长虹。 流盻四海隘,仰视浮云空。 壮志虽不就,声誉垂无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正月十九日:指农历正月十九日。
  • 北京:明朝时期的都城,今北京市。
  • 士习:士人的风气、习惯。
  • :一向,向来。
  • 豪雄:豪迈雄壮。
  • 荆卿:指荆轲,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
  • 畅饮:痛快地饮酒。
  • 燕市:指燕国的都城,今河北省易县。
  • 悲歌:悲壮的歌声。
  • 渐离:高渐离,荆轲的好友,擅长击筑。
  • 逸气:超脱世俗的气质。
  • 长虹:比喻壮志豪情。
  • 流盻:目光流转,环视。
  • 四海隘:四海之内,天下。
  • 浮云空:比喻世事无常,人生如梦。
  • 壮志:宏伟的志向。
  • 不就:未能实现。
  • 声誉:名声,名誉。
  • 垂无穷:流传久远。

翻译

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士人们向来以豪迈雄壮著称。

想当年,荆轲就在这里,燕市的酒肆中痛饮。

他与高渐离悲壮地合唱,那超凡脱俗的气质如同长虹一般。

他的目光环视着整个天下,仰望着那变幻无常的浮云。

虽然他的宏伟志向未能实现,但他的名声却流传久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北京古城的历史氛围和士人的豪迈情怀。通过荆轲与高渐离的悲歌畅饮,展现了他们的壮志与逸气,以及对天下苍生的关怀。尽管荆轲的壮志未酬,但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和对豪迈精神的赞美。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