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纯沈福二御史按治交阯

· 陈琏
绣衣同日沐恩光,路入南交万里长。 藩阃总超唐节镇,图经原载汉封疆。 槟榔树老屯云盛,荔子花开带雨香。 远近争看骢马至,愿敷德化遍炎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绣衣:古代官员的礼服,此处指代官员。
  • 南交:指交阯,即今越南北部地区。
  • 藩阃:指边疆的军事要塞。
  • 唐节镇:唐朝时期的边疆重镇。
  • 图经:地图和地理书籍。
  • 汉封疆:汉朝时期的疆域。
  • 槟榔树:一种热带植物,果实可嚼食。
  • 屯云:聚集的云,形容云层厚密。
  • 荔子花:荔枝树的花。
  • 骢马:青白色的马,古代官员常骑的马。
  • 炎方:指南方炎热的地方。

翻译

同一天,两位穿着华丽官服的御史沐浴着皇恩,踏上了通往遥远的南交(交阯)的万里长路。他们将前往的边疆要塞,其重要性超越了唐朝的节镇,而那里的地理情况,早在汉朝的地图和书籍中就有记载。槟榔树高耸,云层在其上聚集,显得格外厚重;荔枝花开时,带着雨水的香气,显得格外芬芳。远近的人们都争相观看那青白色的马匹到来,希望他们的德政能够遍及这炎热的南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两位御史前往交阯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比唐代的节镇和汉代的封疆,展现了边疆的重要性和历史的厚重感。诗中对槟榔树和荔枝花的描绘,生动地勾勒出了南方的自然风光。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御史们能够带来德政,惠及南方百姓的深切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边疆和百姓福祉的关怀。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