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资福禅寺因系以诗

· 陈琏
宝安资福称禅宗,肇基廨宇地位崇。 灵源杰阁淩苍穹,开山建阁祖堂翁。 辟支佛光犹白虹,柏树荣悴昭神通。 纪述幸遇东坡公,阁历世远一旦空。 断础残碑苔藓重,全公住持愿力洪。 忽尔思踵前人踪,经之营之材力隆。 建造完美成其功,佛像灿灿黄金容。 诸神拱卫貌愈恭,旦夕焚修喧鼓钟。 勖尔居者无怠庸,期守象教扬宗风。 丰碑贞石新磨砻,垂休纪绩应无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宝安资福:指宝安县的资福禅寺。
  • 禅宗:佛教的一个宗派,强调禅定修行。
  • 肇基:开始建立。
  • 廨宇:官署,这里指寺庙。
  • 灵源杰阁:指寺庙中的高阁,象征着灵性之源。
  • 淩苍穹:高耸入云,形容阁楼极高。
  • 开山建阁祖堂翁:指创建寺庙和高阁的创始人。
  • 辟支佛光:指佛的智慧之光。
  • 柏树荣悴:柏树的茂盛与凋零,这里比喻寺庙的兴衰。
  • 昭神通:显示神奇的能力。
  • 东坡公:指宋代文学家苏轼。
  • 断础残碑:断裂的柱基和残破的石碑,象征寺庙的衰败。
  • 全公住持:指寺庙的住持僧人。
  • 愿力洪:指住持的宏大愿望和力量。
  • 经之营之:精心经营。
  • 材力隆:指建筑材料和人力充足。
  • 佛像灿灿黄金容:佛像金光闪闪,形容佛像的庄严。
  • 诸神拱卫:指各种神像环绕保护。
  • 貌愈恭:神态更加恭敬。
  • 旦夕焚修:早晚进行宗教修行。
  • 勖尔居者:鼓励居住在这里的人。
  • 无怠庸:不要懒惰平庸。
  • 期守象教扬宗风:期望守护佛教教义,发扬宗派风气。
  • 丰碑贞石:指刻有功绩的石碑。
  • 新磨砻:新近打磨。
  • 垂休纪绩:留下美好的记录和功绩。
  • 应无穷:应该永久流传。

翻译

宝安县的资福禅寺是禅宗的重要寺庙,其建立的官署地位崇高。寺庙中的灵源杰阁高耸入云,是由开山建阁的祖堂翁所创建。辟支佛的智慧之光如同白虹,柏树的茂盛与凋零显示了神奇的能力。幸运的是,这些事迹被东坡公所记载,但历经世代,阁楼最终化为空无。断裂的柱基和残破的石碑上长满了苔藓,全公住持有着宏大的愿望和力量。他忽然想追随前人的足迹,精心经营,材料和人力充足。建造完成后,佛像金光闪闪,各种神像环绕保护,神态更加恭敬。早晚进行宗教修行,鼓钟声喧。鼓励居住在这里的人不要懒惰平庸,期望守护佛教教义,发扬宗派风气。刻有功绩的石碑新近打磨,留下美好的记录和功绩,应该永久流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宝安资福禅寺的历史和重建过程,通过对寺庙兴衰的叙述,展现了禅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诗中,作者赞美了寺庙的庄严与神圣,以及住持僧人的宏愿和努力。通过对比寺庙的昔日辉煌与现今的衰败,诗人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对复兴寺庙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体现了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