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陆观察座是由枉赠二首

当年国士起微名,学得邯郸数武行。 射虎有心锋蚤折,雕虫虽习技何成。 休将棋局山中覆,若问风波世外平。 信是无闻拌老大,菟裘今倚尉佗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依照别人诗的题材或体裁作诗。
  • 陆观察: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枉赠:谦辞,指别人赠予的诗或物。
  • 国士: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
  • 邯郸:地名,这里指学习邯郸步法。
  • 数武:几步,这里指步法。
  • 射虎:比喻有雄心壮志。
  • 锋蚤折:比喻志向未能实现。
  • 雕虫: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 棋局:比喻世事如棋局。
  • :翻转,这里指改变。
  • 风波:比喻世间的纷争。
  • 世外平:指超脱世俗的平静。
  • 无闻:不出名,没有名声。
  • :同“拚”,舍弃。
  • 老大:年纪大。
  • 菟裘:地名,这里指隐居之地。
  • 尉佗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当年以国士之名崛起,学习了邯郸的几步走法。 心中有射虎的雄心,但锋芒早已折断, 虽然练习了雕虫小技,但成就何在? 不要将世事如棋局般翻转,若是问起世外的风波是否平静。 确实是默默无闻,舍弃了名声,如今已年老, 现在依靠在尉佗城的菟裘之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回忆与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诗中,“国士”与“邯郸”象征着曾经的荣耀与学识,而“射虎”与“锋蚤折”则体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遗憾。后句通过“棋局”与“风波”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纷繁世事的超然态度。最后,诗人以“无闻”与“老大”自况,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接受现实的心态。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