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张邑侯门人题赠公册

不愧贤良有道科,完名身后竟如何。 一经世业来丹诏,万石家风映五紽。 颂鲁定知纯嘏远,拜虞因就养堂多。 只今海国弦歌里,门下何当有废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贤良有道科: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选拔有德行和才能的人。
  • 完名:完美的名声。
  • 一经世业:指家族世代相传的学问或技艺。
  • 丹诏:皇帝的诏书,用朱笔书写,故称丹诏。
  • 万石家风:形容家族显赫,家风严谨。
  • 五紽:古代五种丝织品,这里比喻家族的荣耀和富贵。
  • 颂鲁:赞美鲁国,这里可能指赞美某人的德行或功绩。
  • 纯嘏:纯正的福祉。
  • 拜虞: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这里可能指受到尊敬和崇拜。
  • 养堂:指供奉祖先或尊长的祠堂。
  • 海国:指边远的海疆地区。
  • 弦歌:古代学生读书时伴奏的琴声,这里指教育或文化活动。
  • 门下:指在某人门下学习或受教。
  • 废莪:莪,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被忽视或废弃的人才。

翻译

他无愧于贤良有道的科举选拔,身后留下了怎样的完美名声? 家族世代相传的学问得到了皇帝的诏书赞誉,家风显赫如同万石之家,荣耀如五紽丝织品。 赞美他的德行如同颂扬鲁国,纯正的福祉定会绵延不绝;受到尊敬如同拜虞仪式,养堂中定会聚集更多的敬仰者。 如今在边远的海疆地区,教育文化活动蓬勃开展,门下怎能没有被忽视的人才呢?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贤良有道的人物,他的名声和家族荣耀被诗人用华丽的辞藻描绘出来。诗中“一经世业来丹诏,万石家风映五紽”展示了家族的显赫和荣耀,而“颂鲁定知纯嘏远,拜虞因就养堂多”则表达了对这位人物德行和功绩的赞美。最后,诗人希望在边远地区也能有像他这样的人才得到重视,体现了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