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蕲王墓
蕲王真虎将,才略独超群。
身遇兴师日,心期报主恩。
金山曾奏捷,竹帛已书勋。
誓雪中原耻,期清北虏尘。
营中星遽陨,地下恨难伸。
二帝游魂远,三军战血新。
英灵成列宿,精魄掩孤坟。
无复陈刍狗,空馀列石麟。
松楸犹郁郁,烟草政纷纷。
瞻拜荒山下,灵岩起暮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韩蕲王:指韩世忠,南宋抗金名将,封蕲王。
- 竹帛: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
- 北虏:古代对北方民族的蔑称,此处指金国。
- 遽陨:突然陨落,指去世。
- 二帝:指南宋的徽宗和钦宗,被金国俘虏。
- 陈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后比喻废弃无用之物。
- 石麟:石雕的麒麟,常用于墓前的装饰。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植于墓地,象征哀思。
- 瞻拜:瞻仰和拜祭。
翻译
蕲王韩世忠真是一位英勇的将领,他的才智和谋略无人能及。在国家兴兵抗敌的时刻,他心中所想的是报答君主的恩情。他曾在金山取得胜利,功绩已被载入史册。他誓言要洗雪中原的耻辱,期望清除北方敌人的尘埃。然而,他的生命突然终结,地下的遗憾难以消解。两位皇帝的游魂已远去,三军将士的鲜血犹新。他的英灵成为了天上的星宿,精魄却埋葬在孤坟之中。不再有祭祀的草狗,只剩下墓前的石麒麟。墓地的松树和楸树依然茂盛,烟草飘散,景象凄凉。我在荒山下瞻仰拜祭,灵岩之上,暮云升起。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南宋名将韩世忠的英勇与忠诚,通过对其生平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其逝世的哀悼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竹帛已书勋”、“誓雪中原耻”等,展现了韩世忠的功绩与志向。末句“灵岩起暮云”则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悲壮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对这位历史英雄产生深深的敬仰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