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

· 陈琏
天地钟和气,阴阳运大钧。 严冬当腊月,三白际良辰。 庾岭梅花晓,章台柳絮春。 长空来作阵,万里望无垠。 着雨轻还薄,迎风密复匀。 阶前迷鹤迹,砌上叠鱼鳞。 初见沟途满,还将陷井堙。 蚁封看已失,鸟道见何因。 狡兔藏三穴,旄牛显半身。 帘前珠的砾,石上玉嶙峋。 井束郎官带,山笼孝子巾。 楼台增皎洁,城廓倍精神。 仙掌寒凝露,霜枝翠折筠。 上林琼作树,驰道玉飞尘。 阙下随琼佩,江头隐钓纶。 清怀持节使,光惬读书人。 有意飘歌席,多情上舞裀。 赋当梁苑盛,诗到灞桥新。 景贶明时盛,嘉祥此日臻。 丰年先有兆,击壤庆黎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白:指雪花,因其色白而得名。
  • 庾岭:山岭名,以梅花著称。
  • 章台:汉代长安城的一条街道,以柳树著称。
  • 鹤迹:鹤的足迹,这里指雪地上留下的痕迹。
  • 蚁封:蚂蚁的巢穴,这里指雪覆盖了地面,使得蚂蚁的巢穴看不见了。
  • 旄牛:一种牛,这里指雪中牛的半身。
  • 的砾:形容珠子闪烁的样子。
  •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 井束:井口的边缘。
  • 郎官带:官员的腰带。
  • 孝子巾:孝子的头巾。
  • 仙掌:仙人的手掌,这里形容山峰。
  • 上林:皇家园林。
  • 驰道:古代供马车行驶的大道。
  • 阙下:宫阙之下,指皇宫。
  • 钓纶:钓鱼的线。
  • 光惬:心情愉悦。
  • 歌席:歌舞的场所。
  • 舞裀:舞蹈的垫子。
  • 梁苑:古代著名的园林,这里指文人雅集的地方。
  • 灞桥:桥名,古代文人常在此作诗。
  • 景贶:美好的景象。
  • 嘉祥:吉祥的征兆。
  •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这里指庆祝丰收的活动。

翻译

天地间充满了和谐的气息,阴阳交替运行如大轮。严冬正值腊月,三白(雪花)恰逢美好时光。庾岭的梅花在清晨绽放,章台的柳絮在春天飘扬。长空中雪花成阵,万里望去无边无际。雪花轻薄,遇雨更轻,迎风则密密麻麻。阶前雪地上迷离的鹤迹,砌上堆积如鱼鳞般的雪。初见沟渠已被雪填满,陷井也被雪覆盖。蚂蚁的巢穴已看不见,鸟道也因雪而难以辨认。狡兔藏匿了三穴,旄牛在雪中露出半身。帘前的珠子闪烁,石上的玉石突兀重叠。井口的边缘如官员的腰带,山峰如孝子的头巾。楼台更加皎洁,城廓显得更加精神。仙掌般的山峰凝结着寒露,霜枝折断如翠竹。上林的琼树,驰道上的玉尘。宫阙下随着琼佩,江头隐约可见钓线。清怀持节的使者,心情愉悦的读书人。有意在歌席上飘扬,多情地落在舞垫上。赋诗在梁苑盛会,诗作到灞桥更新。美好的景象在明时盛开,吉祥的征兆今日降临。丰年的先兆已现,击壤庆祝的黎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雪景的壮丽与美好,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雪花的轻盈、覆盖大地的广袤以及雪后世界的清新与宁静。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对比,如庾岭的梅花与章台的柳絮,仙掌与霜枝,上林与驰道等,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结尾处提到“丰年先有兆”,寓意着雪是丰收的预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