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徵仕郎张公孺人区氏墓志后

卫幕已镌东白志,西涯又撰孺人碑。 莫道不传家世事,当年兼有两公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徵仕郎:古代官职名,属于文散官。
  • 孺人:古代对官员妻子的尊称。
  • 墓志:记录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通常放置在墓中。
  • 东白志:可能指某位名叫东白的人所撰写的墓志。
  • 西涯:可能指另一位撰写墓志的人,也可能是地名或别号。

翻译

卫幕已经刻下了东白所撰写的墓志,西涯又为孺人撰写了碑文。 不要说家族的事迹不会流传,当年这两位公卿都知晓并记录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提及两位公卿分别为张公孺人区氏撰写墓志和碑文,表达了对其家族事迹的重视和尊重。诗中“莫道不传家世事”一句,强调了家族历史的传承和重要性。通过这种记录和传承,家族的荣耀和事迹得以永久保存,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家族荣誉的重视。整首诗简洁明了,却饱含深意,展现了作者对家族历史传承的深刻认识。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