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酬遵义守黄大次

廿年踪迹雨飞如,容易疏灯散客居。 奔走莫言疲远驾,须眉犹似对公车。 殊方僰道新开郡,同学临川旧著书。 羡说次公能报政,才华何复惜应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廿年:二十年。
  • 踪迹:行踪,行动的痕迹。
  • 雨飞如:形容时间流逝迅速,如同雨点飞逝。
  • 疏灯:稀疏的灯光,指夜晚的孤灯。
  • 散客居:指作为旅客的居所,暗示漂泊不定的生活。
  • 奔走:忙碌地来回奔跑。
  • 疲远驾:疲惫的长途旅行。
  • 须眉:指男子,这里指作者自己。
  • 公车:古代官府的马车,这里指官职或官方事务。
  • 殊方:异域,指边远或外国的地方。
  • 僰道: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这里指该地区。
  • 新开郡:新设立的郡县。
  • 临川:地名,这里可能指与作者一同著书的同学来自临川。
  • 报政:指在政治上有显著的成就或贡献。
  • 应徐:指应玚和徐干,两人都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这里用来比喻有才华的人。

翻译

二十年间,我的行踪如同飞逝的雨点,转眼即逝。夜晚的孤灯下,我作为旅客的居所总是那么简陋。我忙碌地奔波,不要说长途旅行使我疲惫,我仍然保持着男子的气概,面对着官场的事务。在异域的僰道地区,新设立了郡县,我与来自临川的同学一起著书立说。听说次公在政治上有了新的成就,我羡慕他的才华,就像珍惜应玚和徐干那样的文学家一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二十年漂泊生活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诗中,“廿年踪迹雨飞如”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而“疏灯散客居”则反映了作者孤独的生活状态。后句中,“奔走莫言疲远驾,须眉犹似对公车”展现了作者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最后,通过对“次公”的羡慕,表达了对才华和成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