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张孟奇中山中书问却寄

□十春复秋,浮湛朝复夕。 徒深栖岳怀,罗浮望咫尺。 灏想赴铁桥,超韵通瑶石。 此中有真侣,时时遗履舄。 粲彼西园公,云霞注丹液。 不知归何峰,琼蕤亲手掷。 倘果山中期,飙歘携所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湛:漂浮,比喻随波逐流,无所作为。
  • 栖岳:指隐居山林。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此处指代隐居之地。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灏想:宏大的想象。
  • 铁桥:罗浮山中的一处景点,此处象征通往仙境的桥梁。
  • 超韵:超越尘世的意境。
  • 瑶石:美玉,比喻仙境中的珍宝。
  • 真侣:真正的伴侣,指仙人或志同道合的朋友。
  • 遗履舄:留下鞋履,比喻仙人或高人留下的痕迹。
  • 西园公:指张孟奇,因其隐居西园而得名。
  • 云霞注丹液:形容仙人炼丹的景象。
  • 琼蕤:美玉制成的花朵,比喻珍贵之物。
  • 飙歘:形容速度极快,如风驰电掣。

翻译

时光匆匆,春秋复转,我如浮萍般随波逐流,朝夕不定。心中虽有隐居山林的向往,罗浮山仿佛近在咫尺。我怀揣着宏大的想象,渴望跨越铁桥,进入那超越尘世的仙境,那里有美玉般的珍宝。仙境中有真正的伴侣,他们时常留下仙踪。西园的张孟奇,仿佛在云霞中炼制丹药。不知他最终归于哪座山峰,亲手抛下珍贵的琼蕤。若真能在山中相遇,我愿如风驰电掣般赶往,随心所欲。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张孟奇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罗浮”、“铁桥”、“瑶石”等,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张孟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仙风道骨的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渴望。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