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

· 郭奎
浮云散高空,凉露滴清响。 岸帻临华轩,逍遥绝尘想。 碧树含先秋,蛛丝结低网。 寒暑悲岁年,日东月西往。 寄迹如流萍,遥遥背乡党。 飞鸾久不归,孤灯在虚幌。 岂无琴与尊,惜此芳年赏。 竟夕空裴回,俛仰极天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云:飘动的云。
  • 岸帻:帻是覆盖在额头上的一种巾,岸帻即把帻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洒脱不羁。
  • 华轩:装饰华美的车辆。
  •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尘想:尘世的俗念。
  • 碧树:绿树。
  • 蛛丝:蜘蛛的丝。
  • 寒暑:冷和热,指一年四季。
  • 岁年:年月,时光。
  • 日东月西:太阳从东边升起,月亮从西边落下,形容时间的流逝。
  • 寄迹:寄托踪迹,指暂时停留或居住。
  • 流萍:漂浮的萍草,比喻行踪无定。
  • 乡党:家乡,同乡的人。
  • 飞鸾:神话中的凤凰,这里可能指远行的朋友或亲人。
  • 孤灯:孤单的灯光。
  • 虚幌:薄而透光的帷幔。
  • 琴与尊:琴和酒,指文人的雅趣。
  • 芳年:美好的年华。
  • 裴回:徘徊。
  • 俛仰:俯仰,指一瞬间。
  • 天壤:天地之间。

翻译

飘动的云朵散开在高空,清凉的露水滴落发出清脆的响声。我掀起头巾,靠近华美的车辆,自由自在地远离尘世的俗念。绿树预示着初秋的到来,蜘蛛丝结成了低矮的网。冷热交替,岁月匆匆,太阳从东边升起,月亮从西边落下。我像漂浮的萍草一样暂时停留,远离了家乡。远行的朋友久久不归,孤单的灯光照在透光的帷幔上。难道没有琴和酒来珍惜这美好的年华吗?整夜徘徊,一瞬间俯仰之间,感受着天地的广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夏夜的静谧景象,通过“浮云”、“凉露”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岸帻临华轩,逍遥绝尘想”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后文通过对时间流逝和远离家乡的描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年华的珍惜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郭奎

元明间庐州府巢县人,字子章。元末从余阙治经,阙屡称之。朱元璋起江淮,奎归之,从事幕府。朱文正为大督开府南昌,命奎参其军事。后文正未得封赏,态度失常,得罪太祖,奎连累坐诛。有《望云集》。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