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读书为章光远赋
大禹惜寸阴,宣尼叹川逝。
但恐光景驰,及时当自励。
祸乱非所常,谁能遁斯世。
矧伊贤者心,怡然与神契。
典籍对先圣,乐道以忘势。
考槃在涧阿,衡门复长闭。
几席不暂违,弦诵日相继。
椅桐交前庭,杂彼松与桂。
绿竹植后园,蔬果亦时艺。
霜叶初焜黄,馀阴落秋霁。
散帙聊逍遥,临风游复憩。
周流同天理,优哉永终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矧 (shěn):况且,何况。
- 考槃 (kǎo pán):古代用来盛放食物的器具,这里指安逸的生活。
- 衡门 (héng mén):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 弦诵 (xián sòng):弦歌和诵读,指读书学习。
- 椅桐 (yǐ tóng):椅树和桐树。
- 焜黄 (kūn huáng):枯黄。
- 散帙 (sàn zhì):打开书卷。
- 周流 (zhōu liú):周游,四处游历。
翻译
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宣尼感叹时光如流水般逝去。只怕光阴飞逝,应及时自我激励。祸乱并非恒常,谁能逃避这世界?何况贤者之心,怡然与神明相契合。面对典籍中的先圣,乐道而忘却权势。在涧边安逸地生活,简陋的房屋门常闭。几案和席子不离身,弦歌诵读日日相继。椅树和桐树交错在前庭,松树与桂树也杂植其间。绿竹种植在后园,蔬果也适时栽培。霜叶初显枯黄,秋日的余晖落在晴朗的天空。打开书卷,逍遥自在,临风游憩。四处游历,如同天理,悠哉地度过整个岁月。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贤者在秋林中读书的情景,表达了珍惜时光、追求学问和精神自由的主题。诗中运用了大禹和宣尼的典故,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自我激励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椅桐、松桂、绿竹等,展现了贤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境界和学问修养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