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钱子贞苏门感怀

· 郭奎
燕支木叶落,卢龙秋色来。 空闺有思妇,清夜悲且哀。 锦书为君寄,宝镜谁敢开。 膏沐不复容,绿发栖浮埃。 团团皎月辉,照彼单于台。 驰心在万里,出户聊裴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支:即胭脂,一种红色颜料,古时女子用以化妆。这里指代红色的树叶。
  • 卢龙:古地名,在今河北省境内,这里泛指北方边疆。
  • 空闺:指女子独守的闺房。
  • 锦书:用锦缎制成的书信,这里指珍贵的书信。
  • 宝镜:珍贵的镜子。
  • 膏沐:古代女子用来润发的油脂。
  • 绿发:指女子的头发。
  • 栖浮埃:指头发上积满了尘埃。
  • 团团:形容月亮圆满的样子。
  • 单于台:古代匈奴君主的居所,这里指边疆的远方。
  • 裴回:徘徊,来回走动。

翻译

红色的树叶纷纷落下,北方的秋色已经到来。 在空荡的闺房中,有一位思妇,在清冷的夜晚感到悲伤和哀愁。 她想要寄出珍贵的书信给远方的他,却不敢打开那面珍贵的镜子。 她不再用油脂润发,绿色的头发上积满了尘埃。 圆圆的明月光辉照耀着,照在那遥远的单于台上。 她的心驰骋在万里之外,出门只是为了徘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思妇在秋夜中的孤独和哀愁。通过“燕支木叶落”和“卢龙秋色来”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意,加深了思妇的孤寂感。诗中“锦书为君寄,宝镜谁敢开”表达了思妇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内心的矛盾。最后,“团团皎月辉,照彼单于台”以月光的远照,象征思妇对远方的无尽思念,而“驰心在万里,出户聊裴回”则进一步以行动上的徘徊,体现了她内心的不安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歌的婉约风格。

郭奎

元明间庐州府巢县人,字子章。元末从余阙治经,阙屡称之。朱元璋起江淮,奎归之,从事幕府。朱文正为大督开府南昌,命奎参其军事。后文正未得封赏,态度失常,得罪太祖,奎连累坐诛。有《望云集》。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