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居为王公赋

· 陈琏
华构敞高明,况复临清池。 碧水自泠泠,箓竹何猗猗。 日出镜光净,风来翠羽披。 多君擅清致,对此情自怡。 不为孺子歌,喜诵武公诗。 丹衷素自许,劲节能坚持。 粤从历华近,上受列圣知。 伫看昼锦回,所居愈光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构:华丽的建筑。
  • 敞高明:宽敞明亮。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水声清脆。
  • 箓竹:一种竹子,这里泛指竹子。
  • 猗猗(yī yī):形容植物茂盛。
  • 翠羽:翠绿色的羽毛,这里比喻竹叶。
  • :擅长。
  • 清致:清雅的意趣。
  • 孺子歌:指儿童的歌谣。
  • 武公诗:指古代贤人的诗作。
  • 丹衷:赤诚的心。
  • 劲节:坚定的节操。
  • 粤从:自从。
  • 列圣:历代圣人。
  • 伫看:期待看到。
  • 昼锦:比喻显贵还乡。
  • :更加。

翻译

华丽的建筑宽敞明亮,更妙的是它临近清澈的池塘。碧绿的水声清脆,竹子茂盛而优雅。太阳升起,水面如镜般洁净,风吹来,翠绿的竹叶如羽毛般飘动。王公擅长营造清雅的意趣,对此自然感到心情愉悦。他不吟唱儿童的歌谣,而是喜欢诵读古代贤人的诗作。他内心赤诚,自许坚定不移的节操。自从接近华丽的宫廷,受到历代圣人的赏识。期待看到他显贵还乡的那一天,那时他的居所将更加光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居所景象,通过对建筑、水池、竹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王公清雅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品格。诗中“日出镜光净,风来翠羽披”等句,以自然景象映衬人物心境,表达了王公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坚定节操的自我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王公的品格,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