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经寺二首

· 陈琏
孤坐不自适,言访石经山。 山峰何巍巍,矗立霄汉间。 禅扉洞然启,金碧炫晴峦。 古碑蚀苔藓,荒径杂荆菅。 贞珉镌内典,千载期不刊。 谛观悟真想,陡觉心清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巍巍:形容山峰高大雄伟的样子。
  • 霄汉:指天空,霄指云霄,汉指银河。
  • 禅扉:禅寺的门。
  • :光彩夺目。
  • 晴峦:晴朗的山峰。
  • 苔藓:一种生长在阴湿地方的植物。
  • 荆菅:指杂草。
  • 贞珉:指坚硬的石头。
  • 内典:指佛教的经典。
  • 不刊:不可磨灭,永存。
  • 谛观:仔细观察。
  • 真想:真实的思想或感悟。
  • 清閒:宁静安详。

翻译

我孤独地坐着,感到不适,便决定去拜访石经山。山峰高大雄伟,直插云霄。禅寺的门突然打开,金碧辉煌,在晴朗的山峰上显得格外夺目。古老的石碑上长满了苔藓,荒凉的小径上杂草丛生。坚硬的石头上刻着佛教经典,期望千年不朽。我仔细观察,领悟了真实的思想,突然感到心灵宁静安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访石经山的经历,通过山峰、禅寺、古碑等元素,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历史的厚重。诗中“贞珉镌内典,千载期不刊”一句,表达了佛教经典的永恒价值,以及诗人对这种精神的深刻领悟。最后,“谛观悟真想,陡觉心清閒”则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与宗教的熏陶下,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安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敬畏之情。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