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业张公玄略斋房夜坐偶赋

· 陈琏
璧水斋居夜,开轩不用灯。 月华穿槛白,竹色近帘青。 香爇龙涎煖,琴鸣鸐梦醒,更深浑不寐。 亹亹且谈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璧水:古代对国子监的别称。
  • 斋居:指在斋戒时居住的地方。
  • 开轩:打开窗户。
  • 月华:月光。
  • 穿:透过。
  • :窗户的横木。
  • 香爇(ruò):点燃香料。
  • 龙涎:一种珍贵的香料,传说中由龙的唾液凝结而成。
  • (nuǎn):温暖。
  • 琴鸣:琴声响起。
  • (dí):一种鸟,此处可能指琴声如鸟鸣。
  • 梦醒:从梦中醒来。
  • 亹亹(wěi wěi):形容言谈或文章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 谈经:讨论经典。

翻译

在国子监的斋房中夜坐,我打开了窗户,不需要点灯。月光透过窗户的横木,洒在白色的地面上,竹子的颜色透过窗帘,显得格外青翠。我点燃了珍贵的龙涎香,温暖了空气,琴声响起,仿佛唤醒了沉睡的鸟儿。夜已深,我却毫无睡意,便开始意味深长地讨论经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在国子监斋房中的静谧景象,通过月光、竹色、香料和琴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开轩不用灯”一句,既表达了环境的幽静,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后文通过对香料和琴声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超脱感。最后,诗人以“亹亹且谈经”作结,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风范。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