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

病骨偏宜睡,呼童早闭门。 孤灯侵夜短,薄絮向春温。 雨翳钟声杳,风惊犬吠喧。 谁怜汉司马,今已老文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病骨:指因病而虚弱的身体。
  • 薄絮:轻薄的棉被。
  • 雨翳:雨声掩盖。
  • 钟声杳:钟声遥远而模糊。
  • 犬吠喧:狗叫声嘈杂。
  • 汉司马:指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这里用作自比。
  • 文园:指文学的园地,这里比喻文学创作的场所。

翻译

我这病弱的身体最适合睡觉,叫童仆早早地关上了门。 孤灯下夜显得更短,轻薄的棉被在春天的温暖中。 雨声掩盖了远处钟声的模糊,风声惊起了狗的嘈杂叫声。 有谁会怜悯我这个像汉代司马相如一样的人,如今已经在文学的园地老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春夜中病弱的文人的孤独与无奈。诗中,“病骨偏宜睡”直接表达了身体的虚弱,而“孤灯侵夜短”则进一步以孤灯和短暂的夜来象征孤独和时间的流逝。后两句通过对雨声、钟声、风声和犬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嘈杂的氛围,反映了内心的不安与寂寞。结尾的自比汉司马,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透露出一种岁月不饶人、才华不再的哀愁。

郭谏臣

郭谏臣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袁州司理。严世蕃在家乡分宜贪得无厌,往往假督抚之势强行索取,谏臣不阿不惧以处之。后内迁吏部主事。隆庆初屡陈时政,多所持正。官终江西参政。所作诗婉约清雅,有《郭鲲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