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陈孝子

· 陈琏
哀亲客死几经秋,跋涉山河万里求。 泣雨收骸花滴泪,悲风负骨草生愁。 法口旷世堪为侣,廉范当年可作仇。 千载孝名垂宇宙,乡贤崇祀景前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跋涉:艰苦地行走。
  • 收骸:收集遗骨。
  • 法口:指法律或道德上的言论。
  • 廉范:廉洁的典范。
  • 崇祀:尊崇祭祀。
  • 前修:前贤,指已故的贤人。

翻译

哀悼亲人客死他乡已有多年,我跋山涉水,万里追寻。 在雨中哭泣,收集遗骨,花儿似乎也在滴泪;悲风吹拂,背负着亲人的骨灰,草木似乎也生出了愁绪。 在旷世的法律言论中,我找到了伴侣;在廉洁的典范中,我看到了当年的仇敌。 千年的孝名永垂不朽,我尊崇祭祀着乡里的前贤,景仰着他们的修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悼和对孝道的崇高赞颂。通过描绘跋涉山河、泣雨收骸的场景,展现了孝子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不懈追寻。诗中“法口旷世堪为侣,廉范当年可作仇”一句,巧妙地将法律与道德、廉洁与仇恨并置,突显了孝子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以“千载孝名垂宇宙,乡贤崇祀景前修”作结,强调了孝道的永恒价值和乡贤的崇高地位。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