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山都督

· 陈琏
新承节钺镇边藩,曾见风云护将坛。 报国精忠明似日,征蛮勋业重于山。 柳营星落天光淡,桂岭魂归月色寒。 此际龙江陈祖奠,歌残楚些泪斑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节钺:古代授予将领的符节和斧钺,象征军权。
  • 边藩:边疆的藩镇,即边防重镇。
  • 风云:比喻时势变化和英雄豪杰的际遇。
  • 将坛:将帅的坛台,指军事指挥中心。
  • 报国:为国家效力。
  • 精忠:极其忠诚。
  • 征蛮:征讨南方的蛮族。
  • 勋业:功勋和业绩。
  • 柳营:军营的别称,因古代军营周围常种柳树而得名。
  • 星落:比喻将领或英雄的逝世。
  • 桂岭:地名,此处可能指边疆的山岭。
  • 魂归:指人的死亡。
  • 祖奠:古代为死者举行的祭奠仪式。
  • 楚些:楚地的歌谣,此处指挽歌。

翻译

你刚接受节钺,镇守边疆,曾见证风云变幻,守护将坛。 你的报国精忠如日般明亮,征讨蛮族的功勋比山还要重。 军营中星辰陨落,天色暗淡,桂岭上你的灵魂归来,月色凄寒。 此刻在龙江边为你举行祖奠,唱罢挽歌,泪水斑斑。

赏析

这首作品是对一位镇守边疆、功勋卓著的将领的挽歌。诗中,“新承节钺镇边藩”一句,即表明了将领的身份和职责,而“曾见风云护将坛”则描绘了他在动荡时局中的坚定与忠诚。后两句“报国精忠明似日,征蛮勋业重于山”更是对其忠诚与功绩的极高赞誉。最后两句则通过“柳营星落”和“桂岭魂归”的意象,表达了将领逝世的哀痛,以及对其的深切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英雄将领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