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

· 陈琏
承恩长宪上西川,鹦鹉州前暂舣船。 黄鹤不归楼尚在,吕岩一去迹犹传。 水通巴蜀长江远,路入沅湘七泽连。 几度凭高闲骋望,客怀诗思浩无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
  • 长宪:指担任重要职务。
  • 上西川:前往四川。
  • 鹦鹉州:指武昌附近的鹦鹉洲。
  • 暂舣船:暂时停泊船只。
  • 黄鹤:传说中的神鸟,与黄鹤楼有关。
  • 吕岩:即吕洞宾,道教八仙之一,传说曾游历武昌。
  • 巴蜀:古代对四川的称呼。
  • 沅湘:指湖南的沅江和湘江。
  • 七泽:古代楚地有七泽,这里泛指楚地。
  • 凭高:站在高处。
  • 骋望:放眼远望。
  • 客怀:旅人的情怀。
  • 诗思:作诗的思路和情感。

翻译

受到皇帝的恩宠,担任重要职务前往四川,我在鹦鹉洲前暂时停泊船只。黄鹤虽然不再归来,但黄鹤楼依旧屹立,吕洞宾虽已离去,他的足迹仍然流传。江水通向遥远的巴蜀,道路连接着湖南的沅江和湘江,与楚地的七泽相连。几次站在高处放眼远望,旅人的情怀和作诗的思路无边无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武昌的所见所感,通过对黄鹤楼、吕洞宾等历史传说的提及,展现了武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水通巴蜀长江远,路入沅湘七泽连”一句,不仅描绘了地理景观,也隐喻了作者的旅途遥远和心境的广阔。结尾的“客怀诗思浩无边”则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无限思绪和创作灵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