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王陵台望泰山

· 陈琏
晓上台高处,遥看岱岳尊。 霞光明日观,云气起天门。 汉刻今何在,唐镵喜尚存。 忆曾纵登览,胜事颇能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岱岳:指泰山。
  • 日观:泰山的一个景点,可以观看日出。
  • 天门:泰山的一个景点,指天门山。
  • 汉刻:汉代的石刻。
  • 唐镵:唐代的石刻。

翻译

清晨登上高高的王陵台,远远眺望泰山的雄伟。 朝霞照亮了日观峰,云雾缭绕在天门山。 汉代的石刻如今已不见,幸好唐代的石刻还保存完好。 回忆起曾经自由地登览泰山,那些美好的经历至今仍能谈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晨登高远望泰山的壮美景象,通过“霞光”、“云气”等自然元素,生动地勾勒出了泰山的雄伟与神秘。诗中对汉刻与唐镵的提及,不仅展现了历史的痕迹,也表达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结尾的回忆,则透露出对过往美好经历的怀念与珍视。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