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

孤灯明灭夜迢迢,独拥寒衾酒渐消。 阶下虫吟和露切,窗前叶落信风飘。 百年已悟尘栖草,一梦犹惊鹿在蕉。 老去自怜精力改,带围应减沈郎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灯明灭:孤灯忽明忽暗。
  • 夜迢迢:夜晚漫长。
  • 独拥寒衾:独自裹着冰冷的被子。
  • 酒渐消:酒意逐渐消退。
  • 阶下虫吟:台阶下的虫子鸣叫。
  • 和露切:与露水相伴。
  • 窗前叶落:窗前的树叶落下。
  • 信风飘:随风飘落。
  • 百年已悟尘栖草:一生已经明白尘埃落定,如同草木一般。
  • 一梦犹惊鹿在蕉:即使是一场梦,也惊觉梦中鹿在芭蕉叶下。
  • 老去自怜精力改:年老时自我怜悯,精力已经改变。
  • 带围应减沈郎腰:腰带应该减少,比喻身体瘦弱。沈郎,指沈约,古代以瘦弱著称的美男子。

翻译

孤灯忽明忽暗,夜晚显得格外漫长,我独自裹着冰冷的被子,酒意逐渐消退。台阶下的虫子鸣叫,与露水相伴,窗前的树叶随风飘落。一生已经明白尘埃落定,如同草木一般,即使是一场梦,也惊觉梦中鹿在芭蕉叶下。年老时自我怜悯,精力已经改变,腰带应该减少,比喻身体瘦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夜晚的景象,通过孤灯、寒衾、虫吟、叶落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百年已悟尘栖草”一句,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和对尘世的超脱。而“一梦犹惊鹿在蕉”则巧妙地运用梦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安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两句自怜老去,精力衰退,以沈郎腰带减少作比,形象地描绘了衰老的无奈和身体的衰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感悟和对时光无情的哀叹。

郭谏臣

郭谏臣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袁州司理。严世蕃在家乡分宜贪得无厌,往往假督抚之势强行索取,谏臣不阿不惧以处之。后内迁吏部主事。隆庆初屡陈时政,多所持正。官终江西参政。所作诗婉约清雅,有《郭鲲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