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大参同年北上

一片征帆带夕晖,官桥烟柳暮依依。 别时红蓼迷江渚,到日黄花满帝畿。 命下喜生毛义檄,梦回惊睹老莱衣。 知君才力犹强健,肯向明时暂息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征帆:远行的船。
  • 夕晖:夕阳的光辉。
  • 官桥:官府建造的桥梁。
  • 烟柳:被烟雾笼罩的柳树,形容景色朦胧。
  • 依依:形容依恋不舍的样子。
  • 红蓼:一种水生植物,开红花。
  • 江渚:江中的小块陆地。
  • 黄花:菊花。
  • 帝畿: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毛义檄:毛义,东汉人,以孝著称,其母死后,他弃官不做,后被征召,但因母丧未终,坚辞不就。这里指接到喜讯。
  • 老莱衣: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人,七十岁仍穿五彩衣,为父母取乐,后用“老莱衣”比喻孝养父母。
  •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 息机:停止机械运转,比喻停止世俗活动,隐退。

翻译

一片远行的船帆带着夕阳的余晖,官府建造的桥梁上,烟雾笼罩的柳树在暮色中依依不舍。分别时,红色的蓼花遍布江中的小块陆地,到达时,黄色的菊花将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装点得满满当当。接到喜讯,我欣喜若狂,梦醒后惊见老莱子般的孝养之景。知道你的才力依然强健,怎会在这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暂时停止世俗活动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场景,通过“征帆”、“夕晖”、“烟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依依惜别的氛围。诗中“红蓼迷江渚”与“黄花满帝畿”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别时的景色,又预示了到达目的地的盛况。后两句以“毛义檄”和“老莱衣”为典,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孝道的赞赏,同时暗示友人不会在政治清明的时代选择隐退,而是会继续发挥其才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郭谏臣

郭谏臣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袁州司理。严世蕃在家乡分宜贪得无厌,往往假督抚之势强行索取,谏臣不阿不惧以处之。后内迁吏部主事。隆庆初屡陈时政,多所持正。官终江西参政。所作诗婉约清雅,有《郭鲲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