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岩

· 陈琏
六丁何年开翠岑,穹窿石室高千寻。 烟生丹灶火常在,花落碧桃春又深。 倚岩怀古成浩叹,扫壁题诗还自吟。 日华月华去已远,玉笛谁能传妙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丁:古代神话中的六位丁神,此处指神力。
  • 翠岑:青翠的山峰。
  • 穹窿:形容山洞高大宽敞。
  • 千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千寻形容极高。
  • 丹灶:炼丹用的炉灶。
  • 碧桃:一种观赏桃树,花色碧绿。
  • 浩叹:深深的叹息。
  • 扫壁题诗:在墙壁上题写诗句。
  • 日华月华:指太阳和月亮的光辉,此处可能指古代的仙人。
  • 妙音:美妙的音乐或声音。

翻译

不知是哪一年,六丁神力开辟了这青翠的山峰,高大的石室高耸入云。 炼丹的炉灶烟火常在,碧桃花落,春意又深。 倚着岩石,怀古之情油然而生,深深的叹息;在墙壁上题写诗句,自己吟咏。 太阳和月亮的光辉已经远去,谁能用玉笛传达那美妙的音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星岩的壮丽景色和深沉的怀古之情。通过“六丁开翠岑”、“穹窿石室”等词句,展现了山峰的雄伟和石室的神秘。诗中“丹灶火常在”、“碧桃春又深”则进一步以炼丹和春景为背景,增添了仙境般的氛围。后两句则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美妙音乐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