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歌四首

· 王称
大将南征讨不庭,节旄万里耀威灵。 辕门五夜狼星堕,直挽天河洗甲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庭:指不臣服的邦国。
  • 节旄:古代使者所持的节,用作信物,这里指军队的旌旗。
  •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或官署的外门。
  • 狼星:即天狼星,古代常用来比喻敌人。
  • 天河:银河的古称。

翻译

大将军南征讨伐不臣服的邦国,军队的旌旗在万里之外闪耀着威严的光芒。 军营的夜晚,五更时分,象征敌人的狼星坠落,将军决心要引天河之水来洗净战甲和兵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大将军南征的壮丽场景,通过“节旄万里耀威灵”展现了军队的威严和远征的气势。诗中“狼星堕”象征着敌人的失败,而“直挽天河洗甲兵”则表达了将军决心彻底结束战争,洗净兵器,带来和平的愿望。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对和平的向往。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