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兵宪登崇熹塔

九级凌空酒并呼,凭栏回首见仙都。 珠光夜半全辉映,金碧云中乍有无。 江注铜标蟠地远,山连珠海入天孤。 沧桑忽漫悲尘劫,拟向支机问白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级:指塔的九层。
  • 凌空:高耸于空中。
  • 仙都: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美景如仙境。
  • 珠光:指月光或星光。
  • 金碧:指金色的阳光和碧蓝的天空。
  • 铜标:铜制的标志,可能指塔顶的装饰。
  • 蟠地:环绕地面。
  • 珠海:指广阔的海域。
  • 入天孤:高耸入云,显得孤独。
  • 沧桑:指世事变迁。
  • 尘劫:佛教用语,指尘世的苦难。
  • 支机:支撑的机器或结构。
  • 白榆:树名,这里可能指天空中的星辰。

翻译

我们一同登上九层高的塔,举杯畅饮,欢声笑语。倚着栏杆回首,只见美景如仙境。夜晚,月光和星光交相辉映,金色的阳光和碧蓝的天空在云中若隐若现。江水环绕着铜制的塔顶,蜿蜒远去,山脉与广阔的海域相连,高耸入云,显得孤独。世事变迁,突然感到尘世的苦难,想要向天空中的星辰寻求答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友人一同登塔的情景,通过高塔的视角,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宇宙思考。诗中“九级凌空”、“金碧云中”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塔的高耸和天空的辽阔,而“珠光夜半”、“铜标蟠地”则增添了神秘和壮观的氛围。结尾的“沧桑忽漫悲尘劫,拟向支机问白榆”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

叶春及

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