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遇重九示同行友曾光启

· 丘浚
秋水芦花似故乡,客中无那又重阳。 篱边摘菊人应异,蓬底看山兴更长。 把酒不如前会健,登高无复少年狂。 同行赖有曾光启,共买村醪醉一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那:无奈。
  • 篱边摘菊:指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摘菊花。
  • 蓬底看山:在船篷下观赏山景。
  • 兴更长:兴趣更浓,兴致更长久。
  • 前会健:之前聚会时的健康状态。
  • 登高:重阳节的传统活动,登高望远。
  • 少年狂:年轻时的豪放不羁。
  • 村醪:农家自酿的酒。

翻译

秋天的水面上芦花盛开,景色如同我的故乡,作为旅人,我又一次无奈地迎来了重阳节。在篱笆旁摘取菊花的人们,他们的习俗与我不同,而在船篷下观赏山景,我的兴致却更加长久。举杯饮酒,我已不如往昔聚会时那般健壮,登高望远,也再无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幸好有同行的好友曾光启相伴,我们一起买来农家自酿的酒,痛快地醉上一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舟中遇友的情景,通过对秋水芦花、篱边摘菊、蓬底看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把酒不如前会健,登高无复少年狂”一句,深刻反映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无奈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最后,诗人通过与友人共饮村醪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慰藉与友情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友情的珍视。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琼州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景泰五年进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既长,博极群书,尤熟于国家典故。自翰林院编修,进侍讲,迁国子祭酒,累官至礼部尚书。弘治四年,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为尚书入内阁者之始。八年,卒于官。赠太傅,谥文庄。尝采群书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为《大学衍义补》,所载均可见之行事。与修《英宗实录》,实书于谦之功。又作传奇《五伦全备忠孝记》、《投笔记》、《举鼎记》、《罗囊记》四种(《罗囊记》今佚)。亦工诗,有《琼台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