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给事中童志昂和李商隐无题诗韵南京诸公多和之意盖有寓间出命予属和予村学究也不能外题以为诗姑咏史以复之
莫向鸿沟觅旧踪,一场春梦五更钟。
也知赐醢缘情薄,岂是分羹爱味浓。
万里使槎来苜蓿,半空仙掌出芙蓉。
濛濛黄雾连天起,不见秦关百二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沟:古代运河,这里比喻难以逾越的界限。
- 春梦:比喻美好而短暂的梦境,或指虚幻不实的事物。
- 五更钟:古代夜间分为五更,五更钟指天将亮时的钟声,比喻时间的流逝。
- 赐醢:赐予肉酱,这里指古代君王赐予臣子的赏赐。
- 情薄:情感淡薄。
- 分羹:分享食物,比喻分享利益或情感。
- 爱味浓:对味道的喜爱深厚。
- 使槎:使者乘坐的船只。
- 苜蓿: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使者带来的礼物。
- 仙掌:仙人的手掌,这里比喻高耸的山峰或建筑。
- 芙蓉:荷花,这里可能指美丽的景象。
- 濛濛:形容雾气或细雨的模糊不清。
- 黄雾:黄色的雾气,比喻混乱或不明的局势。
- 秦关:秦地的关隘,这里指重要的地理位置。
- 百二重:形容层数很多,这里指重重关卡或困难。
翻译
不要向鸿沟寻找旧日的踪迹,那只是一场春梦随着五更的钟声消逝。 也明白赐予肉酱是因为情感淡薄,岂是因为分羹时对味道的深爱。 万里之外的使者带来了苜蓿,半空中仙掌般的山峰上出现了芙蓉。 黄雾濛濛连天而起,不见秦关那重重关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鸿沟”、“春梦”等意象,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后句通过对“赐醢”与“分羹”的对比,揭示了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结尾的“黄雾”与“秦关”则象征了时局的混沌与前路的艰难,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