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羽士

· 丘浚
十二楼头海月空,朝元人去蕊珠宫。 形销忽作良非子,物化真成亡是公。 玄牝养来神不死,庚桑过去岁犹丰。 床头一卷参同契,谩有彬彬万遍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十二楼:指仙境中的楼阁,寓意高远、神秘。
  • 海月:海上的月亮,常用来象征遥远、清冷。
  • 朝元:指道教中的朝拜元始天尊,这里指道士。
  • 蕊珠宫:道教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形销:指身体消亡。
  • 良非子:指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转化。
  • 物化:指事物的变化或转化。
  • 亡是公:指不存在的人,这里指道士的肉体虽亡,但精神永存。
  • 玄牝:指道教中的玄妙母体,象征生命之源。
  • 庚桑:指庚桑楚,道教中的仙人。
  • 参同契:道教经典,全称《周易参同契》,是道教修炼的重要文献。
  • 彬彬:形容文雅、有修养。

翻译

在仙境的十二楼上,海上的月亮显得格外空旷清冷,道士已经离开人间,回到了神仙居住的蕊珠宫。他的身体虽然消亡,但这并非真正的死亡,而是转化成了另一种存在。这种变化就像是事物自然的转化,道士的肉体虽亡,但他的精神永存。在玄妙的母体中养育出来的精神是不死的,就像庚桑楚仙人一样,岁月虽长,但精神依旧丰盈。床头放着一卷《参同契》,他曾反复研读,积累了深厚的功力。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道士精神永存的赞美和对道教修炼的推崇。通过描绘仙境中的景象和道士的转化,诗人传达了道教中关于生命、死亡和精神不灭的哲学思想。诗中运用了许多道教术语和象征,如“十二楼”、“海月”、“蕊珠宫”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高远的意境。同时,通过对《参同契》的提及,强调了道教修炼的重要性和道士深厚的功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道士的敬仰和对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琼州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景泰五年进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既长,博极群书,尤熟于国家典故。自翰林院编修,进侍讲,迁国子祭酒,累官至礼部尚书。弘治四年,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为尚书入内阁者之始。八年,卒于官。赠太傅,谥文庄。尝采群书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为《大学衍义补》,所载均可见之行事。与修《英宗实录》,实书于谦之功。又作传奇《五伦全备忠孝记》、《投笔记》、《举鼎记》、《罗囊记》四种(《罗囊记》今佚)。亦工诗,有《琼台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