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黎含中生祠

山斗关西望,文星照浚仪。 攀留依众母,瞻拜仰吾师。 两地弦歌绩,千秋德政碑。 春风霏化雨,酾酒使君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斗:比喻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的人。
  • 文星:文曲星,古代中国神话中主宰文运的星宿,常用来比喻文学才能出众的人。
  • 浚仪: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
  • 攀留:挽留,恳切地请求留下。
  • 众母:比喻慈爱如母的人,这里指民众。
  • 瞻拜:怀着敬意观看并拜见。
  • 吾师:我的老师,这里指尊敬的人。
  • 弦歌:古代学校里读诗,有用琴瑟等弦乐器配合歌唱的,故用“弦歌”指代教育或学校。
  • 德政碑:为表彰官员的德政而立的碑。
  • 霏化雨:比喻恩泽如雨,滋润人心。
  • 酾酒:斟酒,这里指举行祭祀仪式。

翻译

在关西之地,我遥望山斗般的人物,文星照耀着浚仪。 我恳切地挽留,依恋着如母的民众,怀着敬意拜见我的老师。 两地都有您的教育功绩,千秋之后,德政碑依然屹立。 春风化雨,滋润着大地,我在使君的祠堂前举行祭祀,斟酒致敬。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一位德高望重、教育有方的老师的深切敬仰和怀念。诗中,“山斗”和“文星”形象地描绘了老师的卓越地位和文学才能,“攀留”和“瞻拜”则体现了诗人对老师的深厚情感。后两句通过“弦歌绩”和“德政碑”来赞颂老师的教育成就和德政,而“春风化雨”则寓意老师的恩泽如雨,滋润人心。最后,诗人以在祠堂前举行祭祀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师的无尽怀念和敬意。